2024 年全球经济分化:机遇与风险并存
元描述: 2024 年全球经济呈现分化趋势,美国、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在增长、通胀和政策方面出现差异,本文将深入分析全球分化的主要原因、影响以及投资机遇和风险。
2024 年,全球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趋势。 一方面,中国经济持续增长,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;另一方面,美国、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,通胀压力居高不下,货币政策收紧。这种分化趋势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,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。
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2024 年全球经济分化的主要原因、影响以及投资机遇和风险:
- 全球经济增长的分化: 贸易环境的变化、逆全球化趋势以及各国发展理念的差异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分化。
- 全球通胀的分化: 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下降,而中国通胀水平依然处于低位。
- 全球政策的分化: 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出现差异,反映了政策取向和节奏的差异。
- 全球分化带来的投资机会: 美元贬值、日元升值、香港降息、中国利率长牛、美债回落以及黄金价格上涨等。
- 全球分化带来的投资风险: 全球分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路径、美国财政危机的可能。
深入了解全球经济分化的影响,抓住投资机遇,规避投资风险,是投资者在 2024 年取得成功的关键。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些问题,并寻找应对全球经济分化的最佳策略。
全球经济增长的分化:由全球化和逆全球化驱动
2024 年二季度,全球经济实际产出增速出现分化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中国经济增长强劲: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,中国二季度实际 GDP 增长约为 4.7%,处于世界高位水平。
-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: 美国二季度实际 GDP 增长约为 3.1%,处于中位回落水平。
- 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乏力: 欧洲和日本的实际 GDP 增速均处于低位,产出承压。
全球经济增长的分化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驱动:
- 全球化: 全球贸易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,在过去,全球贸易增速一直高于全球 GDP 实际增速。然而,近年来,全球贸易环境出现了变化,贸易增速放缓,对全球增长造成了部分扰动。
- 逆全球化: 少数经济体试图进行逆全球化,对各经济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拖累。
全球增长能否恢复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化能否恢复。 中国坚持工业化道路,坚持新型工业化,坚持制造强国战略,在关键领域的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方面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。 当前中国正处于“最适增长区”,但仍需要政策加大力度进行逆周期调节。
全球通胀的分化:美国通胀回落,日本和欧元区通胀粘滞震荡
2024 年,全球经济的通胀水平也处在分化状态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下降: 由于前期海外主要央行的高利率抗通胀操作,全球通胀水平整体从 2022 年和 2023 年初的高位回落。
- 中国通胀水平低位徘徊: 中国通胀水平降至 0 附近,目前处于低位。
目前,从美国、日本和欧元区通胀变化的边际动能看,主要权重分项的走势存在差异,指向美国仍有通胀回落预期,日本和欧元区可能暂转粘滞震荡,须等待汇率、奥运等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明确。
具体来说,美国通胀回落是能源、商品、服务价格的全面回落,前期主要通胀项如汽车、住房、交通和医疗等皆回落至环比 0.2% 或以下。 日本通胀在升至同比 2%-3% 附近后暂转震荡,一是较高基数效应等因素抑制了通胀的短线进一步上行,二是输入性通胀和能源价格等因素仍在带来较大通胀压力。 欧元区通胀在综合 CPI 和核心 CPI 的同比分别回落至 2.6% 和 2.9% 一线后,一是前期高基数影响趋于结束,二是食品、能源和商品分项皆暂处于环比 0.2% 或以下,三是服务业的 CPI 环比仍有约 0.6%,后续服务业通胀何时回落,可能需待巴黎奥运会结束后进一步观察。
展望后续,全球通胀能否企稳,重要的信号指标是美国的“高利率和利差倒挂如何结束”。 之后的通胀走势,需要观察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是进入衰退、滞胀还是开启复苏。
全球政策的分化: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结构性,财政政策适度加力
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出现分化,反映了政策取向和节奏的差异。
货币政策:
- 主要央行目标利率水平的变化不同: 欧元区和英国已经开启降息,美国预计尚需等至 9 月会议前后,日本正在尝试 2008 年以来的首次加息进程。
- 主要央行总资产规模的变化不同: 美国和欧洲央行的缩表在减速,英国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规模基本平稳,我国央行在 1-4 月边际缩表后,5-6 月资产规模有所回升。
财政政策:
- 财政开支节奏的变化不同: 从过去 12 个月财政开支的滚动同比看,我国较为平稳、约在 4.0%、稍低于 GDP 水平,美国受高基数影响、约在-5.6%、基数效应将从 8 月开始消退,日本、德国和英国持续在低位徘徊。
- 财政规模空间的变化不同: 从政府债务占 GDP 的规模比值看,日本超过 250%,美国超过 120%,英国超过 100%,德国受其国内和欧盟法律限制约在 64%,我国约在 55%、如纳入政金债则约在 74%。
中国的政府债务占比处于相对低的水平,表明未来中国在财政政策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力空间,工具箱里还有很多种工具值得期待。 但未来结局怎么演变,或者说产业如何回流,资金如何回表,均存在着不确定性。 就中国来讲的话,我们还是凝心聚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,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。
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背景,中国的货币政策最近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。
- 淡化货币信贷总量期待: 今后无论是市场人士还是相关政府人士,可能都要逐渐淡化对于货币信贷总量的期待,要摒弃规模情结。
- 利率调控为主: 央行可能会把更多的调控政策的工具转向利率的调控。
- 结构性工具发挥作用: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,中国货币政策正在发生变化,既重视总量,也注重结构调整,未来结构性的工具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。
财政政策方面,上半年中国的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 2%,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-17.6%,整体还是低于市场期待,也是慢于同期现价 GDP 4% 的增速。 1~6 月份公共财政的支出占 GDP 的比重是 22.1%,低于 2022 年同期和 2023 年同期的水平。
因此,财政政策的发力方向是适度加力,提质增效。 下半年随着专项债发行进度的提升,以及特别国债发行进度的提升,我们相信也希望财政政策在下半年能够进一步提速,为逆周期调节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全球分化中的确定性投资机会
在上述全球增长、通胀和政策出现分化的背景中,我们仍然可以梳理出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,主要包括:
1. 美元贬值与日元升值
- 美元贬值: 在美元指数权重中,欧元约占 58%,英镑约占 12%,当前欧洲和英国已领先美国开启降息,后续当美联储启动降息后,美元指数将有较高贬值预期。
- 日元升值: 日本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,唯一启动加息周期的国家,且日元兑美元汇率处在约 150 的近 30 年币值低点。后续随着美元较高概率转入贬值区间,日元可有一定幅度的恢复性升值预期。
2. 香港降息
- 港元利率与美联储目标利率相关性高: 由于我国香港地区的联系汇率制度等货币政策安排,香港地区的政策利率和美联储目标利率的相关度较高,相应的债券利率走势相关度也较高。
- 降息预期: 当美联储接近开启降息周期时,近二十年的数据经验显示,我国香港地区利率亦可下行。
3. 中国降息与利率长牛
- 降息预期: 随着美国加息周期的尾声、降息周期的临近,美债利率回落、中美利差收敛,我国央行在稳定汇率方面的压力减小,进而在利率操作方面获得更大空间。
- 利率长牛预期: 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阶段,新产业、新业态和新动能的培育成长仍需要久久为功,利率市场的中长期牛市格局仍然较为稳健。
4. 美债回落和黄金价格上涨
- 美债利率回落: 当前美国 CPI 同比已回落至 3.0% 水平,但美国的目标利率、1 年国债利率和 10 年国债利率仍在约 5.5%、4.4% 和 3.9% 水平,实际利率已经处于近年高位,高息环境下财政的年化利息支出增速已达约 25%。 至少在 9-12 月份的未来 3 次议息会议期间,美债利率有回落需要。
- 黄金价格上涨: 黄金价格的上行格局至少有两点主要支撑,一是来自实际利率的下行预期,更重要的是,二是全球部分主要经济体央行从 2018 年以来的持续性增持黄金。
全球分化中的不确定性风险
展望后市,在上述全球增长、通胀和政策出现分化的背景中,我们同时关注不确定性因素,主要包括:
1. 全球分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路径
- 积极影响: 美国降息、美元贬值的预期,有利于收窄中美利差、减小资金压力、保持汇率稳健,进而增大我国货币政策空间、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,有利于提振内需、外需和我国经济。
- 消极影响: 后续美国的衰退、滞胀或复苏节奏仍不确定,虽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惠贸易在持续增长,但全球外需的总体态势仍不明朗。
- 全球化发展面临挑战: 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加速进行,全球产业力量对比正在深刻调整,国际形势纷繁复杂。虽然我国仍在加力扩大开放,但未来的全球化发展,仍可能随时面临逆全球化逆流的不确定扰动。
2. 美国财政危机
- 财政开支压力巨大: 美国财政开支的福利、医疗和利息等刚性占比持续上移,已升至约 33%、31% 和 12%,挤占经济、研发和国防等开支。
- 政府债务规模庞大: 随着刚性支出的持续增加,美国政府债务总规模已约 35 万亿美元,同比增速约 10%,目前主要期限国债利率约 3.8%-5.3%,财政利息开支的年化同比增速约达 25%,利息开支的 GDP 占比约达 4%,接近同期约 4.6% 的年化 GDP 现价增长预期。
- 降息后的不确定性: 当预期的降息开启后,虽然财政利息压力可有缓释,但创纪录的 25 个月利差倒挂亦将较大概率结束。历史数据显示,GDP 增长、股指同比和关键期限国债利率,皆可有短期下行,但之后的中长期走势,将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。
常见问题解答
Q1:2024 年全球经济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A1: 2024 年全球经济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博弈。少数经济体试图进行逆全球化,对各经济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拖累,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分化。
Q2: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分化中扮演着什么角色?
A2: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中国持续增长,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
Q3: 如何判断全球通胀的未来走势?
A3: 判断全球通胀的未来走势,需要关注美国的“高利率和利差倒挂如何结束”。 之后的通胀走势,需要观察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是进入衰退、滞胀还是开启复苏。
Q4: 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未来方向是什么?
A4: 中国货币政策未来将更加注重结构性,淡化货币信贷总量期待,以利率调控为主。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,提质增效。
Q5: 2024 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?
A5: 2024 年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包括:美元贬值、日元升值、香港降息、中国利率长牛、美债回落以及黄金价格上涨等。
Q6: 2024 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风险?
A6: 2024 年值得关注的投资风险包括:全球分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路径、美国财政危机的可能等。
结论
2024 年,全球经济将继续呈现分化趋势,机遇与风险并存。 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全球经济分化的原因和影响,抓住投资机会,规避投资风险,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取得成功。
抓住确定性,规避不确定性,是投资者在 2024 年取得成功的关键。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分化,并找到应对全球经济分化的最佳策略。
免责声明: 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 投资有风险,请谨慎决策。
